糖化酶又稱淀粉α-1,4-葡萄糖苷酶,此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非還原性末端,以葡萄糖為單位,依次作用于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鍵,生成葡萄糖。此酶作用于支鏈淀粉后的產物有葡萄糖和帶有α-1,6-糖苷鍵的寡糖;作用于直鏈淀粉后的產物幾乎全部是葡萄糖。此酶產生菌主要是黑曲霉(左美曲霉、泡盛曲霉)、根霉(雪白根酶、德氏根霉)、擬內孢霉、紅曲霉。
將有機溶劑蒸干,于殘渣中加定量過量的酸滴定液使溶解,再用堿滴定液回滴剩余的酸;若生物堿易揮發或分解,應在蒸至近干時,先加入酸滴定液"固定"生物堿,再繼續加熱除去殘余的有機溶劑,放冷后完成滴定。
生化試劑盒通過化學反應/酶促反應或物質結構特點測定樣本中物質含量或酶活;所用儀器一般為分光光度計和酶標儀,兩者的測定原理都是朗伯比耳定律:A=kbc,即當適當波長的一束平行單色光照射固定濃度均勻溶液時,其吸光度與光通過的液層厚度成正比。土壤、水質、動植物組織、血清、細胞細菌、食品等樣本均可以進行測定。
RNase酶非常穩定,是導致RNA降解最主要的物質。它在一些極端的條件可以暫時失活,但限制因素去除后又迅速復性。用常規的高溫高壓蒸氣滅菌方法和蛋白抑制劑不能使所有的RNase完全失活。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真核細胞mRNA,必須使用RNA酶的抑制劑或采用下述的破碎細胞和滅活RNA酶同步進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細胞破碎過程中所釋放的RNA酶的活性。
蘇木素-伊紅(hematoxylin/eosin)染色法是一種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凋亡細胞形態學特征的簡便方法。細胞凋亡時主要的形態學變化為細胞體積變小,胞質濃縮,染色質高度凝集、邊緣化,呈新月狀,隨后染色質裂解成大小不等的塊狀,核膜裂解,細胞以類似胞吐的方式形成凋亡小體。蘇木素容易被氧化,其氧化產物蘇木紅是真正的染料,蘇木紅與鋁結合形成一種帶正電荷的藍色色精,呈堿性。帶負電荷的脫氧核糖核酸根和帶正電荷的藍色色精進行極性吸附而完成細胞核的染色。伊紅可分為幾種,如伊紅Y和伊紅B等。伊紅Y是一種酸性紅色胞質性染料,對細胞質、肌纖維及膠原纖維具有著色性,呈粉紅色。細胞經HE染色后,細胞核呈藍紫色,細胞質呈粉紅色,根據凋亡細胞的形態學特征可觀察細胞凋亡的情況。